03-5786169,03-5786158

身體健康是幸福人生的基礎

Integrative Medical Care

烏梅丸臨床醫案

瀏覽人數:76

民國114年乙巳蛇年,天干為乙地支為巳。十二地支-巳亥年,司天為厥陰風木;三陰對三陽,在泉為少陽相火;十天干-乙庚化金,中運陰干乙為金運不及。厥阴風木司天意味着風木之氣偏勝,可能引發或加劇肝、膽、目、筋等有關的病症,也關聯肝氣失調劇變。少陽相火在泉表明下半年的氣候(下半身)可能偏熱,濕熱交織可能更為頻繁。少商金運不及,無法有效制約木氣,金運與肺臟相對應,可能出现呼吸系统疾病,如咳嗽、哮喘、肺炎等。(1)

《素問•六元正紀大論》厥陰司天,少陽在泉,司天之氣擾動,在泉之氣正化,司天之風氣,生於高遠之處,在泉之炎熱自下而從上,雲歸於雨府,濕化之氣流行…..風氣燥氣,火氣熱氣,互為勝複,交替發作,蟄蟲(伏陳病)出現,流水不能結冰,熱病生於人之下部,風病生於人之上部,風氣與燥氣互為勝複見於人體中部。(2)

過了立春,春天就來到了。《素問•四氣調神大論》:「春三月,此為發陳。」春雷起而震驚萬物的驚蟄,通常也是身體發陳的明顯起點。舊有陳疾振發而上順勢而出,可能是花粉熱、胃酸上逆、鼻過敏嚏涕多、肺有宿痰加上病毒傳染的咳嗽欲喘、氣不能歸於陰失眠更劇、蕁麻疹出、頭暈等證,可以留心每年逢此季節交替就容易發作或變嚴重的疾病,皆屬之。今年司天之政厥陰風木擾動,在泉之令少陽相火迅速,其病勢暴急難以制約,令患者和醫者困擾。病勢欲發作時診見右關或雙關脈弦有力,其勢上衝浮空不降,頗符合厥陰司天少陽在泉之流年運氣。

尋思厥陰病主方烏梅丸可以快速緩解病勢。烏梅丸,躁無暫安時不屬之,病勢復時煩才對證。其人當吐蛔,表示發作時氣向上衝,既為發陳之病,需借春天陽氣上騰而出,表臟氣虛寒平素無法排出,而今衝出雖然勢急猛烈,仍屬雷龍之火,故方劑組成:寒氣從一陰直上衝心胃,醋漬烏梅酸溫君藥方可斂之;氣逆由於臟寒,必群隊辛熱以勝之,附子、蜀椒、乾薑、桂枝、細辛;臟寒則元氣極微,自當用人參當歸;厥陰風木病發驚駭,性從九原之下上升,其狀急暴,黃連黃柏苦降其風火之勢。(3)

厥陰病烏梅丸證有兩相,臟寒蛔靜時脈微而厥,重用烏梅丸治療(烏梅丸治胃痛醫案)。病勢復時煩吐蛔勢急,除上述乙巳蛇年司天厥陰風木在泉少陽相火之脈:右關或雙關脈弦有力,其勢上衝浮空不降之外,另一常見脈象是右關脈反逆向上(本應西降),夾雜水與氣,在指下蠕動如蛔,有3-15菽方向的波動感,合併右上厥陰點的存在。

科學中藥的烏梅丸藥粉,沒有製丸時合五斗米補脾胃穀氣,也沒有和蜜為丸緩其藥性,藥味刺激不好吃。少劑量使用藥性急,大劑量使用藥性緩。(如同科學中藥粉大柴胡湯、大承氣湯,每日4-6克量大時不會腹瀉。)所以治療發陳病勢急之證,烏梅丸劑量用0.5-2克/日。臨床開方搭配三個鄭欽安陽虛證門名方,擅長治療重緩症,故病勢急緩皆可服用,也方便調整其中陰陽藥物的劑量。診到前二種脈象可處方烏梅丸,若合併右上厥陰點浮空數,搭配封髓丹;右上厥陰點浮空不數或左關浮空厚,搭配潛陽丹;右尺浮滑,搭配滋腎丸。

久瀉醫案

日期:114/04/09  病歷號碼:0000022221  姓名:蔡xx  ♀62歲0月

主訴:腹瀉>一個月,西藥不瘥。脹氣能食,瀉泄來不及,水分不定。舌紅苔白。半夜會醒,甲狀腺良性結節10多年大約4公分

脈象:右上厥數無力 關滑逆 左關遲

處方:

烏梅丸          1.0克              理中湯          3.5克

茯苓            1.0克              砂仁            1.0克

半夏            1.0克              3包7天  服法:飯後一包

一周後回診,瀉泄來不及跑廁所症狀已痊癒,改看它症。

失眠醫案

日期:114/04/24  病歷號碼:0000024786  姓名:黃xx  ♂66歲1月

主訴:眠差。兩膕痠,飢飽皆嘈雜,左目外側紅,白內障點眼藥水。大便一日2-3行質條,咽右側常痰哽,昔腸躁症。西藥:心臟肥厚*2,失智*1,安眠藥*3。

脈象:右寸滑 關滑 左寸澀

病名:其他失眠症(G4709)  副病:胃及十二指腸疾病(K319)

處方:

烏梅丸          1.2克              黃柏-川         1.0克

知母            0.8克              肉桂            0.6克

3包4天  服法:飯後一包

初診患者服藥四天,難受不舒服的胃症明顯改善,而能入睡。膕痠足痠為筋病,目紅為虛火上泛,腎水汜溢則尺浮滑,腎水不能上注腦海左寸澀,方用鄭欲安滋腎丸。須注意李東垣原方旨在補水,其劑量比例與鄭欲安陽虛證門用方不同10:8:3。因科學中藥粉肉桂運藥力道不足,提升至0.5或0.6克。黃柏滋腎除渴虛火要藥,封髓丹、滋腎丸、烏梅丸皆用之,適合免疫、癌症等虛勞發炎的患者使用。

蕁麻疹醫案

日期:114/05/05  病歷號碼:0000000130  姓名:李xx  ♀45歲9月

主訴: 痰多咽哽常清咽,易犯頭痛/ TC=235,TG=383。身腫,排卵障礙月經不規,孕產問卷:陰虛體質,lmp=4/20,3/24, 04量少。入夜目眥紅。目周腫暗,鼻音。左咽喉或耳痛,時作時止午後症增,大便平 / 近日蕁麻疹突大作,不明原因

脈象: 雙關弦數有力 浮空

處方: 

烏梅丸          1.0克              黃柏-川         1.0克

知母            0.8克              肉桂            0.5克

砂仁            1.4克              炙甘草          1.4克

附子            1.0克              生薑           1.0克

龜板            1.0克              吳茱萸         0.8克

患者就診時,蕁麻疹正開始發作,兩足已發數顆。其脈勢強而有力數急且浮空明顯,剛好手邊有藥粉,請她馬上服用,過了不久即疹消症平。患者易犯頭痛已有數年病史,入夜目眥紅為虛火上升,午後喉痺時作時止。厥陰病四大變證:上攻喉痺下攻便膿血,熱化發癰膿寒化除中。蕁麻疹為發癰膿之表現,向外發展為佳,向內易為癌症病起。此病患後續加排膿散穩定病情,回診告知服藥半小時內可止癢,然後疹子慢慢消失。針對花粉熱、鼻過敏患者,咳嗽氣逆、肝氣陽虛不化加吳茱萸是鄭欽安用法,惟勢強急不能制者仍需使用烏梅丸。

妊娠乾嘔醫案

日期:114/04/18  病歷號碼:0000022442  姓名:余xx  ♀31歲7月

主訴:高中起暈眩作人浮。小孩外感自己易中,抗生素常吃一個月 /妊娠13w,畏寒,帶下多水狀,頻尿,頻乾嘔胃酸,晚餐多作,食後又飢,脹氣痰多吐不完,嚏,舌紫紅

脈象:右寸浮空數 關滑逆 尺弱

處方:

烏梅丸          2.0克              黃柏-川        2.0克

砂仁            2.0克              炙甘草          1.5克

3包7天  服法:飯後一包

患者自高中體虛,就診時妊娠13周但右尺脈幾乎把不到,著實令人擔心。服藥一周後症減人舒,烏梅丸也減至1克。

現代論文研究:烏梅丸是治療疑難雜證的鑰匙。可應用於1.潰瘍性結腸炎與大腸癌。2.胰臟腫瘤:胰臟內外分泌腺負責代謝,與肝升發疏泄功能相似。3.乳腺癌基本病機:肝鬱氣滯、肝氣陽虛不化、陰毒積聚。乳腺癌容易轉移,癌毒順著經脈擴散,與厥陰風動有許多相似。4.躁鬱症根本原因:肝陽虛,肝鬱氣滯,則導致憂鬱發作;鬱而化熱,再加上陰血耗損,虛陽浮越於上,風火相煽,變成狂躁發作。虛火表盛而裏陽更衰,形成惡性循環。(4)

後學不敏,僅就讀書心得、前輩傳承及臨床經驗,整理歸納。醫學的傳承,源自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~

補充:

(1) 乙巳蛇年的主氣客氣

一之氣1/21-3/21主氣:厥陰風木,客氣:陽明燥金。

二之氣3/21-5/21主氣:少陰君火,客氣:太陽寒水。

三之氣5/21-7/22主氣:少陽相火,客氣:厥陰風木。

四之氣7/22-9/22主氣:太陰濕土,客氣:少陰君火。

五之氣9/22-11/22主氣:陽明燥金,客氣:太陰濕土。

終之氣11/22-1/21主氣:太陽寒水,客氣:少陽相火。

(2) 《素問•六元正紀大論》https://acupun.site/huangdineijing/suwen71.html

(3) 陳亮斯《傷寒論辨證廣注•太陰少陰厥陰中寒脈證》

(4) 烏梅丸的現代研究新知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11403中醫藥新知